北京南派武术院
太极拳与道家修持发表时间:2022-09-18 17:15 道家的教学体系中,以“得道”为最核心的内容。那么,这个道指的是什么呢?《道德经》里说: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。” 王宗岳太极拳论里说:“太极者,无极而生,动静之机,阴阳之母也。动之则分,静之则合。”按照道教的理解,其中的“道”就是无极,而“一”是太极,“二”即是阴阳,“三”是天地人。“太极”出现于阴阳未分的混沌时期(无极)之后,由无极而生,而后才形成万物的本源。“太极”是道教宇宙论、修行理论的基本概念。 太极的状态,就是“动静之机,阴阳之母”的状态。所谓动静之机,就是动和静转换的地方,或者说没有速度而有加速度的状态。而什么是阴阳之母?也就是能生阴阳的这个东西,或者说,阴阳没有生以前的状态。我们所说的真正的太极拳,就是在这种太极的状态下行拳。或者说通过练习太极拳,找到我们本身所具有的这种“虚灵”状态,从而最终找到自己本来面目,也就是道家所说“与道合真”的“无为而无不为”的先天境界。 那么,如何通过太极拳的具体修持,一步一步达到这个状态呢?“练精化气,练气还神,炼神还虚,练虚合道,与道合真”是其过程,而具体步骤是:调阴阳,夺造化,合四象,攒五行。 其实,杨氏老拳谱早已对其有了描述,太极拳就是所谓的“知觉运动”,知就是得意,就是阳。通过阳的阴(右)旋,平衡而达到“无意之意”的境界,就是第一个调中(五);觉就是感觉或者说神明,就是阴。通过阴的阳(左)旋,达到平衡,实现“不神之神”的境界,这是第二个调中(五)。那么,这两个中,如何调配呢?即同时同处对旋,从而调和出第三个中,丹经上讲的三五一家,就是这个道理。这就是老子说得“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,损之又损,以至于无为。”损的是神神,意意,益的是不神之神,无意之意。儒家所说的“诚意”即是“无意之意”,“正心”即是“不神之神”。不断地减少依靠肉身作用的习气,不断地增强依靠天良作用的习惯。就是所谓的上古天真。 |